Samstag, 6. Oktober 2012

致女性研究所函-安全帽與鼓勵騎單車(轉摘)

作者:Joe Peach(城事) 本文原載於永續城市網站《城事》 英國單車騎士有了新支持者,「女性研究所」(Women’s Institute)期望吸引更多人騎單車,也讓騎單車更加安全,問題是,他們想出的辦法完全錯誤: 「騎單車的健康與環境利益與女性研究所長期主張相符,強制佩戴安全帽後,或許會鼓勵更多人騎單車,同時讓騎士更安全」。「女性研究所」成員不久後將投票,決定是否要支持一項動議,鼓勵英國政府強制要求騎士戴安全帽,然而在世界上任一國家,只要實施這項法規,都造成單車風氣下滑。「英國單車大使館」(Cycling Embassy of Great Br
itain)與Cyclists in the City、ibikelondon、《城事》等單位合作,一同呼籲女性研究所重新思考這項動議,希望各位能夠支持,請閱讀以下寫給女性研究所成員的信件,並參與我們的連署活動,讓所有人都能安全又自在地騎單車,各位若支持我們,也歡迎轉載這封信。

- 親愛的女性研究所成員, 我們寫這封信的用意,是為了女性研究所2012年第六號決議提案,考慮要求強制佩戴單車安全帽。我們樂見女性研究所關心單車騎士的安全,每年不分老幼,都有許多英國單車族在路上死傷。

許多人永遠都不敢騎單車,也有些人在嘗試後放棄,都是因為害怕在英國繁忙的車陣中穿梭,但若要改善現況,讓單車族更加安全,立法強制佩戴安全帽無法解決問題。一如提案內所列出的利弊內容,決議焦點目前非常狹隘,很可能讓民眾對騎單車敬而遠之,類似情況在澳洲與紐西蘭已經發生,兩國均在九零年代立法強制要 求騎單車佩戴安全帽,如今路上單車族已減少近三分之一。

《澳洲推廣健康期刊》近期發表的論文指出,若這項法律不存在,20%的成人願意開始或增加騎單車次 數;紐西蘭交通安全部長Harry Duynhoven於2008年公開承認,這種法律讓民眾打消騎單車念頭。澳洲墨爾本與布里斯班的單車租賃方案乏人問津,紐西蘭奧克蘭的措施甚至因無法回 收成本而結束,反觀巴黎、巴塞隆納、多倫多、華府、墨西哥市、倫敦等地的方案都極為成功,幾乎沒有任何事故發生,倫敦的事故發生比例只有0.002%,換 言之,相較於其他增進騎單車安全的措施,立法強制佩戴安全帽對公眾健康弊多於利。若像澳洲及紐西蘭案例一樣,人們不願參與騎單車等日常運動,肥胖及其他相關健康問題的風險將提高,縱然安全帽能保護頭部,立法強制要求將對健康造成 負面影響,況且對於安全帽的功能,學界至今並無確切證據或共識。2007年,英國為肥胖問題花費的預算金額,光是在英格蘭估計便達42億英鎊,政府衛生單 位預估,若目前趨勢不變,至2050年時,年度成本將突破500億英鎊。

任何動議鼓勵騎單車等輕鬆的日常活動,都值得讚揚,但世界上目前找不到任何案例, 能佐證法律強制要求佩戴安全帽可提高單車騎乘比例。我們認為預防勝於治寮,既然安全帽無法避免事故發生,思考如何避免讓騎士身處在危險中,效果應該會更好。

進一步訓練單車騎士與駕駛固然可行,但單車之所以與更大、更重的車輛發生衝突,問題通常在於道路及交叉路口設計,倫敦許多知名的單車死亡事故中,不 少罹難者都是戴著安全帽的女性騎士,若遭大貨車撞擊,性別與安全帽恐怕都救不回性命。我們主張在人口密集地區設立安全區域,讓民眾上下學、上下班或出門購 物時,能放心步行或騎單車。目前英國固定騎單車的民眾中,75%為男性,若能創造安全又吸引人的環境,自然能在社會帶動更多正面改變,讓女性和家庭享受更 多騎單車附帶的益處,如減少塞車、污染、增進健康等。

若要邁向安全、成功、平等的社會,要求已在騎單車的民眾佩戴安全帽,卻未幫助其他人克服對騎單車的恐懼,恐怕行不通。許多人還記得小時候,單車讓我們掌握自由與獨立,今日世代也應享有相同樂趣,其他國家與城市已培養龐大單車人口,我們應效法成功經驗,而不該模仿澳 洲等國,用法律規定佩戴安全帽造成不良後果。荷蘭兒童平均自八歲起,便開始獨立騎單車上下學,因為道路與城鎮設計時,就確保民眾不分年齡均可安全騎單車, 從尚需輔助輪的兒童到祖父母皆然,讓街道更文明、孩童更愉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07年的研究中,荷蘭是全世界道路最安全、兒童最快樂的國家,英國則 排第21名。澳洲單車騎乘比例下滑三分之一,肥胖人口卻大幅增加,在已開發國家中,澳洲肥胖比例成長速度居冠,全國半數人口皆過重,且自從實施強制佩戴單車安全帽之後,澳洲與紐西蘭民眾頭部受創案例並未減少。

荷蘭是歐洲交通最安全的國家,肥胖比例也低於眾多已開發國家,英國若從根本原因務實解決問題,再加上一些想像力,亦可達到相同成果。「英國單車大使館」這個組織成立不久,正以此為宗旨,若能獲女性研究所支持,將深感榮幸,貴單位的決議案顯示,各位關心單車騎士及其安全,但希望各 位不要只著眼於安全帽及訓練,更依據荷蘭模式審視基礎建設,尤其荷蘭已成功讓所有人都擁有移動自由與賦權。我們很願意提供更多資訊,或親自前往貴單位說明 其他相關議題,更誠摯邀請各位一同推動單車革命。本信來自「英國單車大使館」,並獲得「Cyclists in the City of London」團體、《城事》網站、ibikelondon部落格支持,呼籲女性研究所否決第六號「立法強制佩戴安全帽」決議案,著重於創造安全及舒適環境,讓社會所有族群都能騎單車。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