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tag, 6. Oktober 2012

心灵独白(五)

唐宝民 1、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大的朝代,有两个朝代是由于异族入侵而灭亡的,北宋被金国所灭,南宋为蒙古所灭,其他的朝代,都是由于内乱而灭亡的。但仔细想想,即便是北宋和南宋,也是由于内部腐朽了才被异族打垮的,一个民族衰败的原因,不在于外部的打击,而是由于内部机制的退化,诚如汤因比所言:“外部敌人的最大的作用只能是在一个社会自杀还没有断气的时候,给它最后一击。” 2、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魏王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于是许多文人墨客就真的以为自己的作品能经天纬地定国安邦呢,于是想到了关于泰戈尔的一件事,有一年,印度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饥荒,泰戈尔去见甘地,向甘地讲诗歌,甘地说:“现在全印度只需要一首诗,就是粮食。

” 由此可见,在生活的某些阶段,文学并不是必需的。3、 当遇罗克被判处死刑的时候,在场所有
的人都向他吐痰,而且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这让我想到了耶稣的命运,耶稣本是为了同胞们的解放而献身的,然而他的同胞们却根本不理解他,竟然在他殉难时百般戏弄他侮辱他。

在鲁迅的小说《药》中,夏愉本是为了群众的解放而死的,但群众却买了他的血馒头来做药。存在于为人民谋解放的先觉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这种隔阂是很可怕的,早在一九一九年,鲁迅先生就在一篇随感中揭示了产生这种隔阂的原因所在:“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4、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在相对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是匈奴,隋唐时期是突厥,北宋时期是辽金西夏,南宋时期先是金国,然后是蒙古,明末又有关外的女真虎视眈眈。

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主要军事力量用来防御北方,于是长城便修了又修,不断的加高加厚。到了近代,危机从南边来了,一向被认为安全的大海不再是安全的屏障,敌人从海上来了,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南大门,一个屈辱的时代开始了。

统治阶级这才感觉到了长城的无用。落后就要挨打,而最大的落后莫过于观念的落后。

5、 朱大典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此人是明末官场上一个著名的贪官,史书上说他“饶有才,而性奇贪,多行暴虐”。他在凤阳为官时,“括取财贿,人拟其富可敌国”。张岱这样评价朱大典的贪横:“真如乳虎苍鹰”。

但就是这个贪婪成性的朱大典,在民族危亡之际却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气节,据史书记载,清军占领浙东府县后,大学士朱大典坚守金华,誓死不降,清军大将博洛率兵围困金华,朱大典指挥明军拼死抵抗,二十天后,金华城被清军攻破,朱大典带着家属和亲信人等来到火药局,用绳索把自己捆在了火药桶上,然后点燃了引线,一声巨响过后,朱大典壮烈成仁。有人评价他的这一壮举时说:“盖浙东死事之烈,未有如大典者。” 从朱大典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6、 清军围攻江阴,乡居在家的原明典史阎应元被接入城担任守城重任,他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率领民众抗击清兵,坚守江阴达八十天之久,城破后投湖自杀,被清军从水中拖出,因拒不投降而遇害。像阎应元这样的人物,军事才能远在史可法之上,但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明朝却只让他做一个小小的典史,可见明朝灭亡一点都不冤。7、 1644年3月29日,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跟随他的太监王承恩也上吊自杀了,据史书所载,当时朝中自杀的大臣有二十余位,户部尚书倪元璐在自杀前面朝北面说道:“臣为社稷之臣,而未能保江山,臣之罪也!”右副都御使施邦耀在自缢前写下了这样一副对子:“愧无半策匡时难,唯有捐躯报主恩”。江南地区是文士聚集的地方,在1644年,当崇祯吊死的消息传来之时,约有几百名文士用投水、绝食、自焚、上吊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他们的皇帝殉节。

我为他们的忠心所感动,但也为他们的愚忠而痛心。8、 严侨是严复的长孙,是一位共产党员,1949年到台湾,在一所中学执教,成为著名作家李敖的老师。有一次,他对李敖说:“我不相信国民党会把中国救活,他们不论怎么改造,也是无可救药,他们的根烂了,十多年来,我把自己投入一个新的运动,我和一些青年人冒险,吃苦,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远景,所以我做了共产党,我志愿偷渡过来,为我的信仰做那最艰难的一部分。可是这两年来,我发现我变了,我的精神好像飞向那自由主义的神像,可是我的身体却永远被一个党锁住,被另一个党监视,这是我最大的痛苦。

虽然这样,我还是想回大陆去,那里虽然不满意,可是总有一点新的气味,有朝气,对国民党我是始终看不起的,它不配我去自首!现在我们的名册里并没有你,可是我想带你回去,带你去共同参加那个新尝试的大运动,这个大运动是成功是失败不敢确定,但它至少牺牲了我们这一代而为了另外一个远景,至少比在死巷里打滚的国民党痛快得多了!”李敖答应了严侨,准备跟着他一起回大陆。但不久之后的一天半夜,严侨即遭逮捕,李敖也就没能回来。

有些事情是不能假设的,但我却常常做这样的假设:假如当初严侨没有被捕,而是带着年轻的李敖回到了大陆,那么李敖还会是现在的李敖吗?以李敖的性格,到了大陆以后,面对一次次极左运动,他不可能不说话,那么说了的结果会如何呢?我想那他就会被打成右派或现行反革命,被投进监狱里坐牢。虽然他在台湾也坐牢,但在大陆坐牢和在台湾坐牢是不一样的,老蒋再独裁专制,也只能把李敖抓起来关几年,年头到了再放出来,但在大陆能这样吗?不仅仅是把你关起来,不仅仅要摧残你的精神意志,还要消灭你的肉体。

如果在大陆,你李敖有天大的文才也无法施展,可以想见,当初回了大陆的李敖,等待他的不会是什么好下场,从鲁迅的精神传人胡风和萧军的下场就可以推测出李敖的下场。鲁迅没有等到新中国成立的那天,如果等到了会怎么样呢?1957年,有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泽东坦白地说:要么就缄口不说,要么就关在监狱里还是要写。

当初没有回大陆是李敖先生的幸运,而早逝则是鲁迅先生的幸运。9、 提起民族气节,有两个人总能让人念念不忘,一个是文天祥,另一个是史可法。

文天祥是南宋丞相,被蒙古人在元大都囚禁了三年,最后在北京柴市口刑场慷慨就义;史可法是南明兵部尚书、扬州督师,在清兵来犯之际带领军民奋起抵抗,城破之后战死扬州以身殉国。两人的气节的确值得人们钦佩,但两人的军事才能却很平庸,以至于打一仗败一仗。如果他们两人能有袁崇焕那样的军事才干的话,历史就有可能改写。所以说,在关键时刻,光凭气节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本领。

10、 1644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年是甲申年,史称甲申国变,许多重要的大事都发生在这一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朝;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朝;李自成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女真六岁的顺治帝登上了紫禁城中的金銮宝座,从此开始了大清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位,南明弘光政权建立。甲申国变给中国带来了很大影响,不但影响了过去,而且也影响了现在,或许还会影响到将来。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