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tag, 6. Oktober 2012

南京城市记忆:寒桥!南京“最短命”的市级文保单位?

寒桥:南京“最短命”的市级文保单位? 文:九乡河水 寒桥,又称“韩桥”,位于燕子矶附近的南京化工厂内。2006年6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寒桥赫然在例。也就是说,寒桥被列为市文保单位到今年已经6岁了。

据《景定建康志》载:“韩桥,城东北三十里。”《景定建康志》是南京现存最早的官修志书。

南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南宋景定二年(1
261)成书,50卷。《景定建康志》成书至今,已经有751年的历史,这么说来,韩桥至少也应该有751年的历史了。在元代张弦《金陵新志》和清《同治上江两县志》里,也有“韩桥,城东北三十里”的记载。

而《洪武京城图志记》的记载,则更为详细:“韩桥,在观音门外,去城东北三十里”。观音门,为明代南京外郭十八门之一,民国时期尚存。

出了观音门,就可以到达燕子矶。历史上韩桥的所在地,为上元县管辖,桥两端联络的大路,往南可达建康城(即今南京)。

往北可到长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远至乌龙山、周家山诸地,实为长江南岸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治上江两县志》说:“当年,南宋王朝为抵御金国南侵,由制使姚希得,创建了宁江新军,共6280人,沿江岸设了八个屯,派兵驻守,其中韩桥就是一个屯。所设八个屯地址名称是:下蜀、马家步、沙河、韩桥、王沙、新开河、下三山、汪蔡港”。清代驻江宁府的八旗兵,也将观音门、韩桥、燕子矶,作为守备重点。

由此可见,韩桥在历史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民国3年(1914),由常州孙复瑞领工修建寒桥,次年春修竣,在桥两侧栏板上各镶一块刻石,中间有两个正楷大字:“寒桥”,上款是:“甲寅年仲春”,下款是“常州孙复瑞募捐重建”。桥旁有覆顶石碑,题“江宁赈恤会重修寒桥碑记。

” 孙复瑞,江苏武进人。在《大清德宗景皇帝(光绪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光绪二十八年)旌奖乐善好施江苏武进职员孙复瑞。”可见,此人是一位慈善家。

寒桥,历经700多年的沧桑,桥下河水有过多次改道,寒桥也有过多次塌毁和重修。当年,位于薛家村北边的寒桥,如今被厝移到南京化工厂大礼堂一侧,原所在地的桥下河道早已淤塞无水,那时整座石桥也被泥土掩埋下面,只有桥身最高处,露出地面。经过整修后,寒桥横跨一个小水塘上,周围种上了花草树木,还有几块假山石,成为南京化工厂职工休憩的场所。

在栖霞区人民政府网站上,有一篇发于2012年5月18日的介绍《寒桥》的文章:“寒桥,又名韩桥,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寒桥已经有730(据笔者所考,至少为751年)多年的历史。

如今,这座单孔石拱桥,保留在南京化工厂内。” 根据这条信息,2012年10月4日,笔者来到位于和燕路560号的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寻找这座寒桥。

来到南京化工厂大门前,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夕日辉煌的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因环境污染已经关门。

原来的厂区内,到处是一座座的黄土山。厂大门右侧,原先是一座篮球场,现在是一座小山;篮球场的后面是大礼堂,大礼堂的位置,也变成了一座土山。

大礼堂旁边的寒桥,早已经不见踪迹。难道刚满6岁的“寒桥”,已经夭折? 笔者寻遍黄土堆积的厂区,除了有一段百米长的,因两旁长着高大的梧桐树,能看出是原来厂区道路,以及一幢破败的原办公楼外,其他的全是杂草丛生的黄土山。

寒桥所在的位置,也已经是“黄土高坡”。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寒桥,6年之后,终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难道寒桥成为“南京之最”?成为南京市最短命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自栖霞区人民政府网站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