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tag, 6. Oktober 2012

[转载]他们影响了中国美术(1)

原文地址:他们影响了中国美术(1)作者:任自付油画 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美术刘晓林 140年前的1868年,中国诞生了一位胸襟豁达、学识精博的大人物,他便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永远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等诸多学问,更为重要的是他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推广改造民众思想的教育。他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影响了无数的人,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现代教育和美育的奠基人,他真的是人世间永恒的伟大所在。蔡元培先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过先生的存在,中国的近现代美术事业将出现另外的“局面”。

他毕生倡导美育,直接促进了美学学科在中国近代的最初建立。他一生在“
激荡”着自己的思想,并且一生在实践自己的所思;在先生的身上真正体现了大学问家的风范:虚实相间,主客相融。人永远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体。

在先生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对艺术的认识是极其透彻的:艺术来源于自然界的感受、诞生于人类生活的觉察、升华在头脑风暴的创意、传播在公众审美的意识;艺术应是一种常态,一种大众公共意识下的审美,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自我陶醉和特例独行的孤芳自赏,更不是以非常态的心理对公众艺术酸腐几句牢骚话,甚至走向极端变态的“臆艺”之路。(简而言之,任何艺术都是在社会环境制约、影响下的心灵、情感的表达。至纯至真至净的艺术是不存在,因为具备了思维的你我势必会带来主观、生活于世界的你我势必会受到限制。

一句话,包括艺术在内的所有事物永远是综合因素的产物。) 一般看来,中国的近现代美术是从1911年开始的。自1911年至今,其大致经历了西方绘画及思想的引进、中西方美术的渗融离隔、现实主义绘画占据主导、美术的“百家争鸣”等四个时期。(其中第四个时期美术的“百家争鸣”第四个阶段部分可归入当代美术的范畴。

)中国近现代美术在每一时期都发生了特定的“印痕”,在西方绘画及思想的引进时以下不得不记:西画东渐、学堂兴起、社团群立、画派并峙、美术种类(通俗美术、书法篆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的繁荣等。在中西方美术的渗融离隔时以下不得不记:中西绘画的各自坚守、“中西合璧”、新兴美术运动(主要是版画)、漫画的黄金时代等。

在现实主义绘画占据主导时必须要提的是:较具“规模”的艺术院校、画院(国立艺专、几大美院、艺术研究机构等)的完善。在美术的“百家争鸣”时必须要提的是在艺术界出现了更大的“思想解放”。以上四个时期,中国美术界出现了不少不能绕过的“美术星座”:“南黄北齐”、“南张北溥”、“三吴一冯”、“二高一陈”------若综合而论(不仅限于美术成就本身),有三位美术家与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实在是不能割舍、对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影响实在是巨大深远,他们是: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

平心而论,此三人分别有自己的“艺术信徒”。无论你我如何来分析探讨,此三人对中国近现美术史的贡献是无法削弱的!他们作为社会人前提下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与人生与社会的结合上远远超出了其他大艺术家,虽然其他大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也不低!而此三人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伟大的蔡元培先生的影响、提携。

身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从康有为那儿听说了徐悲鸿,毫不犹豫地聘请20几岁的他出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后来徐悲鸿先生的留法也与蔡元培先生密不可分)有些学者认为;蔡元培把徐悲鸿请进北大,给予徐悲鸿的最大影响是把他从“绘画中国”引导到“现实中国”里来;使他不再只是一个书斋画家,不仅对于绘画技法,也对于自身民族历史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患。1927年年,林风眠在蔡元培的邀请下出任了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27年12月,蔡元培采纳林风眠提出建立江南艺术大学的建议,通过了《等办国立艺术大学院提案》,决定林风眠负责等建国立艺术院。

元培更是给予关注和大力扶植。由刘海粟等人创办的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也是在蔡元培先生的鼎力相助下“成功”的。总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专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三位先生主持过的、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美术家的“摇篮”无不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心血浇灌! 人世间,对你我真正产生“持续穿透力”的当属思想。

思想渗透传播的最大社会场所当属学校,而学校的教育则承担了思想渗透传播的“分内责任”。艺术也不例外,艺术更不例外!在此意义上来看,蔡元培先生在美术教育思想上的贡献超出他从事美术教育这一伟大行为的本身,当然二者是不能分离的。

陈望道先生在《美学纲要》一书中对此总结道:“美学底历史很短,不过才产生了一百多年;中国之有美学,实以蔡元培先生提倡为最早。中国人素讲智、德、体三育;近人更倡群育、美育,而并称为五育。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在蔡元培先生美学教育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因材施教。

1911年蔡元培先生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留下了这样的的“例言”:“教授修身之法,不可徒令生徒依书诵习,亦不可但由教员依书讲解。应就实际上之种种方面,以阐发其旨趣,或采历史故实,或就近来时事,旁征曲引,以启发学生之心意。”美术本身贵在美,不同的美术(种类)贵在差异。美从何而来?差异从何而来?尊重个性,发挥创造力,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拘束学生才是!这样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艺术,千人一面的美。

美术作为人世间相当主观、相当自由的学问,只能引导才是。先生也为世间的老师们留下了箴言:“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 先生少年在绍兴古越藏书楼以博览群书,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民国后提倡新学,支持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先生理应纳入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范畴,正如当是的教育部在先生去世后的诔词中所述:“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仅在先生浩瀚思想、伟大行为中的一部分(“美育”)就对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做出了偌大的贡献。

蔡元培先生一生没有从事美术(狭义),但提中国的近现代美术却不能不提到先生。为什么?我想,美术理解为美的艺术大致是讲的通的。美术首先要内在蕴贮的“美”,其次要讲究感情灵腑的“艺”,最后才是基础基本的“术”。

“术”可以短期而致,“艺”“美”则需终生求索方有得到的可能。区区认为:先生不是美术家,他舍弃了“术”;先生是伟大的美术家,他得到了“艺”和“美”!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